“急需二级市政公用工程、机电工程、公路工程、建筑工程、水利水电工程职业资格证书。”日前,在一个名为“全国建造师挂靠合作”的QQ群内,上述相似信息每天都在刷屏。一些持有专业方面技术资格证书的人通过“出租”证书一年就能获利数万元。这一现象被称为“挂证”。据有关机构保守估算,“挂证”市场每年交易额达几十亿元。
为遏制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方面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挂证”现象,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与信息化部等7部门决定联合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从2018年12月持续到2019年9月底,对工程建设领域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注册建筑师、建造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等专业方面技术人员及相关单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做全面排查,查处持证人注册单位与实际在做的工作单位不符、买卖租借(专业)资格(注册)证书等违法违规行为。
中国建设报了解到,“挂证”现象之所以普遍是因为个人、企业、中介三方均能从中获利。而以往,对于“挂证”的处罚力度并不大。甚至有中介人员表示,就算被查到,也就最多3年不能“挂证”而已。
在百度上搜索关键词“挂证”,显示有300多万个相关网页。其中,排在首位的是一家自称“最权威的证书挂靠网站”——挂证网。从网页上看,该网站内容很丰富,除了建筑师、结构师、监理师、设备师、造价师等常见证书外,还设有针对不一样省份甚至海外的子网站。除了“挂证网”,相似的网站还有“无忧挂靠网”、“360挂靠网”等。
在QQ上,以“挂证”、“挂靠”等关键词进行搜索,一样能搜索出不少QQ群。在一个近1900人的“全国建造师挂靠合作”付费群里,不少中介人员频繁公布消息,其中既有企业寻证、也有个人寻求“挂靠”。
对此,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第二事业部总经理曹艳军向中国建设报表示,“挂证”现象之所以普遍是因为多方都能借此牟利。个人把证件“挂靠”到有需求的单位能够得到更多的回报;企业年审、资质升级等往往需要少数的证书,通过“租”证能节约成本;中介公司通过牵线搭桥则可以收取服务费。“据我了解,大公司一般通过制度、激励政策等鼓励员工考证。而小公司因为资金有限,不愿意在这上面投入过多成本,因此证书需求量较大。”
中国建设报以打算将手中证件“挂靠”为由,咨询了几家中介公司。据一位自称李经理的人介绍,他正在帮几家大型国企收证。这一些企业主要分布在天津、山东、浙江、安徽等地。以建筑工程类一级建造师证书为例,每年1.5万元,一年一签。此外,他还提供了2份合同模板,内容包含甲乙丙三方权利与义务、费用及支付方式、解聘、违约责任等。
一位沈阳的中介人员表示,他们的服务覆盖全国,既有国企也有民企,民企相对较多。具体价格则根据证书情况、企业报价、初始或转注等的不同有所区别。其中,一级房屋建筑工程建造师证书每年2万元,也是一年一签。据他介绍,由于新的一批证书即将发放,现在“挂证”价格“自然而然就降下来了”。
还有一位自称陈工的武汉中介人员介绍,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证书的价格为3年8.5万元,“租”证公司位于青海,是一家他“熟悉的老客户”。还有一家云南玉溪的甲级设计院则是一年一签,每年3.2万元。他还建议,如果是初始注册,最好先“挂”一年,可以“转注”后再选择“挂”三年,回报更可观。“合同的具体条款还可以商量。最后不论选哪家企业,中介服务费都是5000元。”
2024年4月25日,山东省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专班检查时,发现杨家滩100B公寓2212室、2711室存在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的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经核实,确认两户所使用的瓶装液化石油气均为威海某燃气公司提供。
吉林省多地近日持续降雨,防汛进入关键期。吉林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迅速采取多项措施,坚守一线巡查值守、排水抢险,及时监测雨情和积水情况,盯紧盯牢易涝点,压实压细防汛责任,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近日,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员会等8部门联合印发《积极地推进家装以旧换新工作方案》。
《建设工程质量检验管理办法》《建设工程质量检验机构资质标准》有关问题请看这→
20城(联合体)入选“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聪明车”驶向更多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