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某某是一名从事焊接与热切割作业的男子,已在某大型建筑施工工地上工作了好几个月,在接受应急管理部门检查时露出了马脚。“当焊工多久啦?何时考的证?”执法人员一句简单的询问,让白某某的神色骤然慌张起来,说到考证时间时支支吾吾,“时间久了,想不起来了”。
经执法人员确认,白某某所持的特种作业操作证系伪造,且其假证在信息、照片、印章等外观上与真证近乎一致,难以分辨。随即,西城区应急管理局对白某某及其所在实施工程单位启动了行政处罚程序。
白某某所持的假证从何而来?施亮怀疑,这张假证背后有几率存在涉嫌伪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犯罪。会后,西城区应急管理局将该线索通过行刑衔接机制移送检察机关,并在检察机关建议下同步移送公安机关。
办案人员发现,白某某所持假证上有一个核验二维码,扫描后可以直接跳转至一个与“国家安全生产考试”官方公众号高度相似的账号。令人讶异的是,在该假冒公众号输入白某某的身份信息进行查询,其假冒的证件竟然得到了“官方”认证。
“看来这是一个大团伙!揪出假证背后的犯罪分子迫在眉睫。”为此,西城区检察院刑事检察部门立即启动了提前介入程序。
西城区检察院第三检察部检察官黄雁发现了一条最下游购买人员的聊天记录,据此引导公安机关自下而上、由点及面逐步筛查出了制售假证上、中、下游环节涉案人员。
“这种犯罪模式其实很像在线游戏,线上金币换假证道具。”在黄雁看来,假证黑灰产业链的上游是负责搭建、维护假网站的“老板”,以“授权点”的方式代理发展更多的中游,帮助他扩大销售经营渠道。中游是居间交易的“中间商”,直接对接有办理假证需求的下游人员,消耗“授权点”为其在上游的假网站上办理各类伪造的特种作业实体证件,并确保相关假证能够在假网站上获得所谓的“官方认证”。
大部分涉案人员到案后,都表示自愿认罪认罚。然而,其中一人的辩解出乎办案检察官意料。
“我压根不知道我的证件是假证。”一名想要考取特种作业操作证的男子报名了培训机构的“保过培训班”,并参加了相关国家考试,最终并未通过。培训机构知道后,为实现“保过”的承诺,竟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为其购买了一本假证。该犯罪线索已移转当地公安机关处理。
“最下游的购买人员大多是初中文化程度,对考取特种作业操作证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大多数觉得自身实战学习过上岗技能就能胜任工作。”据黄雁介绍,西城区检察院将制售假证、搭建假网站的上游犯罪团伙以及居间交易的“中间商”定为打击重点。针对使用伪造证件的实施工程人员和未能严格履行资质审核义务的实施工程单位,检察机关建议由公安机关、应急管理部门等行政执法机关及时作出相应行政处罚,重在普法教育。
特种作业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的安全风险和危害类型与一般的劳动者有较大差别,接触的危险因素较多,很容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意外事故时还可能对其他人员及设备设施造成较大危害。从事电工作业、焊接与热切割作业、高处作业、制冷与空调作业、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作业、冶金(有色)生产安全作业、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烟花爆竹安全作业、地下有限空间监护作业等9类38个操作项目作业人员属特种作业人员,一定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养和训练并考核合格,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作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