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世界的中国水电名片:葛洲坝、三峡工程、溪洛渡、向家坝工程、乌东德、白鹤滩

栏目:新闻中心    来源:k8凯发国际入口    发布时间:2024-01-14

  从长江到金沙江,从全球最大的水利枢纽三峡工程到世界最大绿色能源基地——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梯级水电站建设,一座座水电站拔地而出,中国水电实现了从无到有、从追赶到领跑、从人工到智能建造的华丽蜕变。在攻克千万千瓦级巨型水电站建设的一系列难题中,中国跻身世界水利水电工程科研、设计、施工、制造和管理的强国行列。

  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于1970年,同志在兴建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报告上批示:“赞成兴建此坝”。

  1970年12月30日,葛洲坝工程破土动工,十万水电建设者汇聚长江西陵峡口。

  从开工之日起,机器轰鸣、尘土漫天的葛洲坝工地变成了闹哄哄、热腾腾的小社会,建设者的命运就紧紧地和“葛洲坝”连在了一起,并诞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葛洲坝儿女,葛洲坝集团在奋斗的号角中集结,并成为中国水电建设“第一品牌”。

  1974年10月,葛洲坝主体工程真正开始施工。当时中国没有修建此类大坝的经验,建设者只能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用人拉肩扛的方式,克服了很难来想象的困难。

  值得一提的是,在葛洲坝二期工程建设中,工程项目施工逐步由人工转入机械化施工,火车、门机等机械化设备运用其中,极大提升了机械化施工水平,代表了当时全国的最高水平。

  在人工作业到机械化施工的技术更迭中,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历时十八载完全建成。

  三峡工程,当之无愧一个“大”字,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其挡水建筑物——世界最大混凝土重力坝,总长3035米,高185米。三峡工程金属结构安装共约25.65万吨,基础土石方开挖10283万立方米,填筑3198万立方米,混凝土工程总量为2800万立方米,是葛洲坝工程的2.5倍,为世界上已建最大的巴西伊泰普工程的2倍。巨大的施工总量、复杂交叉的工序,以及高强度的施工作业,在国内外水电建设史上都是罕见。

  为满足三峡工程项目施工需要,我国先后引进钻、爆、挖、运为一体的多臂钻,快速钻,正、反铲,卡特777,特雷克斯(包头)以及塔(顶)带机,胎带机、大型拌和楼,门塔机、缆机以及水轮机组等一大批先进设备,机械化程度实现了大跨越。

  其中,三峡大坝主体工程采用6台塔(顶)带机为主,辅以高架门、塔机和缆机的综合实施工程的方案,将混凝土水平运输、垂直运输及仓面布料功能融为一体,实现了从拌和楼到仓面施工的连续、均匀、高效的机械化作业;形成了具有三峡工程特色的混凝土快速施工工法,创造了年浇筑混凝土542.85万立方米,月浇筑混凝土58.5万立方米,日浇筑2.3万立方米等多项世界纪录,并创造了塔带机浇筑四级配和一个仓号多品种混凝土的首例。

  在大坝浇筑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建设者创新工法,将砂石料分两次送入“冷风房”中降温,然后再加入冰块搅拌,让混凝土骨料先吹“空调”,再吃“冰棍”,将混凝土平均温度控制到6.8℃,有效控制了混凝土温度裂缝的出现。最终,众多建设者用双手浇筑出了无裂缝大坝的世界奇迹,将世界水坝建造推向新的高度。

  更令人欣喜的是,围绕三峡产业链,我国装备制造企业整体崛起。以三峡工程为依托,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我国大型水轮发电机组自主设计制造能力从30万千瓦跃升到70万千瓦。中国不仅具备了自主设计、制造、安装特大型水轮发电机组的能力,而且与跨国公司同台竞技,尽展风采。

  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的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2013年年会暨FIDIC成立百年庆典大会上,中国13个建设项目获得FIDIC百年工程建设项目奖。三峡工程位列其中,获此殊荣。

  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是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水电工程之一,是典型的“三高三大”水电站,即高拱坝(300m级)、高地震烈度(基本烈度Ⅷ度)、高速水流(接近50m/s)和大流量(最大泄量约50000m3/s)、大地下厂房(顶拱跨度超30m)、大型机组(单机容量770MW),且工程具有窄河谷、多机组、大洞室群等特点,多项关键技术超出世界已有经验,综合技术难度居世界最高水平。

  据时任中国能建葛洲坝三峡建设公司溪洛渡施工局党委书记、副局长尹志鹏介绍,溪洛渡工程组成了当今世界上顶级规模、最复杂的地下洞室群系统。在洞挖施工中,创造了月洞挖28万立方米的最高纪录,生产效率超过了三峡工程时期的顶配水平。在溪洛渡地下洞室的岩壁上雕凿出的岩锚梁被评价为“匠心独运的精品工程”。

  在2016年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年会上揭晓的21个获奖工程建设项目中,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项目获得素有国际工程咨询领域“诺贝尔奖”之称的“菲迪克2016年工程建设项目杰出奖”。

  如此殊荣的获得,离不开我国水电装备业从“中国制造”步入“中国创造”时代。在溪洛渡水电站工程建设中,水轮发电机组单机容量,从葛洲坝的12.5万千瓦,上升到溪洛渡电站的77万千瓦,国产大型水电机组实现了单机容量的飞跃。溪洛渡15台,加上向家坝电站11台机组全部投产运行,标志着我国水电装备业步入中国创造时代。

  经过三峡工程多年的实践总结,一大批水电装备如塔带机、胎带机以及拌和系统等设备在金沙江流域的向家坝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全国产化改造和应用,同步诞生了一大批国产设备。

  向家坝工程自2006年开工以来,承担施工任务的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克服了大型沉井、大坝截流、不良地质体处理、渗控工程等一系列世界级施工难题,成功采用整体滑模联动滑升技术,解决了沉井井身混凝土快速上升问题,并在水电站建设史上首创使用了沉井填芯采用堆石混凝土技术解决了空间狭小、作业难度大等问题。

  有着“亚洲第一跨”之称的向家坝水电站平移式缆机,在一期工程高强度混凝土浇筑中扮演着“主攻手”的角色。该设备横跨金沙江两岸,连接川滇两省,每台跨度均超过1360米,最大跨度为1500米,主索长1350米,最大起升高度达250米,为电站大坝浇筑、金属结构及物资吊装、运输等方面发挥无法替代的及其重要的作用,展现了水电建设者的无穷智慧。

  在2011年4月份,经过国产化改造的塔带机,与缆机和门塔机配套使用,创单机月浇筑混凝土12.17万m³的高产纪录,成为塔带机供料线设备成功运用于水电工程建设以来的最新单机月产世界纪录。

  乌东德水电站最大坝高270米,底厚51.41米,厚高比0.19,是目前世界上最薄的300米级双曲拱坝。由于地处干热型河谷,环境和温度高。在大坝建设过程中,首次全坝段运用低热水泥、首次全坝段运用4.5米高升层模板、首次运用智能通水设备、首次运用智能灌浆系统等关键技术。

  建电站,终其一生,这是大多数葛洲坝人的人生写照。现任中国能建葛洲坝三峡建设公司总经理助理、乌东德施工局局长的张建山,用37年的执著与坚守,用自己对水电人生的探索实践,诠释了“献身水电,报国利民”的奋斗诺言。他介绍说:“低热混凝土‘退烧药’和智能通水‘空调’的组合使用,减少了混凝土内部温升产生温度裂缝的风险,现在的大坝是一个数据的、智能的大坝。”

  随着大数据、智能化的发展及运用,高新科技也慢慢变得普遍地运用在水电站的开发建设当中。前沿科技、尖端技术贯穿于工程建设的方方面面。

  据了解,截至今年8月,乌东德施工局累计取得授权专利80余项,工法30余项,科技进步奖60余项。“这些技术的运用,使乌东德大坝的每一方混凝土都会说话,成为金沙江上‘最聪明的大坝’。”张建山自豪地讲道:“乌东德大坝打破了国际筑坝领域‘无坝不裂’的顽症,被业内专家盛赞为真正意义上的无缝大坝。”

  提起在建世界第一大的白鹤滩水电站,现任中国能建葛洲坝三峡建设公司总经理助理、白鹤滩施工局局长龚世柒有着深刻的理解:“小项目谈效益,大项目谈文化、谈影响力和价值。”这个已在中国水电发展之路上奔跑了31年的一线指挥,把几十年的经验转换为成果传承给下一代,建好电站,视为自己毕生的追求。

  白鹤滩水电站工程单机容量达到10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变成全球上单机容量最大的水轮发电机组。

  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奋进,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不仅因深度参与中国水电工程建设而得名,并凭借在国内大型水电建设中积累的技术和管理优势,先后在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柬埔寨等国家和地区中标承建了一大批水电项目,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其中,埃塞俄比亚特克泽水电站获评海外水电项目首个建筑领域最高奖项“鲁班奖”。埃塞俄比亚FAN水电站被称为东部非洲水电精品、典范工程和中国品牌的代表性工程。2013年8月21日,葛洲坝集团中标阿根廷孔拉水电站,是中国企业在海外最大水电工程承包融资项目。此外成功签约非洲最大的水电工程——安哥拉凯凯水电站项目,以及印尼ASAH AN N O .1水电站引水系统工程、柬埔寨额勒赛水电站等工程建设项目,成为闪耀世界的“中国名片”。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加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意味着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属于原本的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023年,三峡工程全年运作情况总体良好,水资源、发电、航运、生态等综合效益充分的发挥。2023年三峡水库累计来水3428亿立方米,较设计多年均值(4510亿立方米)偏少24%。消落期统筹兼顾保障需求。1~4月维持出库流量6700立方米每秒以上,保障长江中下游生产生活用水需求;4月底前维持库水位不低于155米

  截至11月25日,三峡船闸2023年过闸货运量超1.56亿吨,突破2022年全年货运量历史最高纪录。今年以来,三峡船闸共运行10210闸次,过船39463艘次,通过旅客16939人次。自2003年通航以来,三峡船闸已安全高效运行20年,累计过闸货运量19.96亿吨。20年来,三峡集团流域枢纽运行管理中心(以下简称“流域管理

  三峡集团召开贯彻落实习重要讲线日,湖北宜昌三峡坝区,青山碧水托云霞,高峡平湖守安澜。三峡集团在成立30周年之际召开座谈会,再学习再领悟再落实习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

  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环境保护到生态文明建设,时代在慢慢的提升。三峡人与时代同行,以越来越坚定的步伐,诠释着三峡集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题中要义,描绘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20世纪90年代的世界,一边是加速发展的经济全球化,一边

  一座座水电站的开发、建设、运行,与老百姓的生活与发展息息相关、环环相扣,其本质就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民生工程。自古以来,人类逐水而居,靠水而作。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善治水的优良传统,积淀出“水治则邦兴,水患则国衰”的治水思想。而一邦之本在于民,本固才能邦宁,于是又孕育出治水者“赋税之

  三峡工程建设之初,就为三峡集团注入了对外交流合作的基因。三十年来,三峡集团秉持天下情怀,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时代浪潮中,朝着建设一个清洁美丽世界,实现人类可持续的美好未来不断迈步。1992年,寒冬腊月,北京街头银装素裹。随着一声响亮的汽笛,一趟专列从北京车站缓缓驶出

  2022年,三峡枢纽全年运作情况总体良好,水资源、发电、航运、生态等综合效益充分的发挥,在长江干流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构建中发挥着骨干作用。水资源利用2022年三峡水库累计来水3404亿立方米,较设计多年均值(4510亿立方米)偏少25%。消落期,三峡水库充分的发挥淡水资源库作用,累计为下游补水156天,

  时间长河奔涌不息,2022年成为滚滚向前的浪花一朵,但其中每一个拼搏的身影、每一幕成功的瞬间、每一滴奋斗的汗水都将被时光镌刻,定格为永恒的画面,给三峡人以汲取智慧、砥砺前行的力量。2022年,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史上最枯长江来水、最高极端高温、最

  12月5日,由水电五局承建的新疆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工程顺利通过单位工程验收:大坝工程共计20个分部工程,合格率为100%,其中优良19个,优良率为95.0%,外观品质应得93分,实得88.5分,得分率95.2%,单位工程质量评定为“优良”。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是“十三五”期间国家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

  同志是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战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杰出领导者,党的第三代集体的核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创立者。长江三峡工程是我国治理、

  我们敬爱的同志因病于2022年11月30日12时13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6岁。同志是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战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杰出领导者,党的第三代

  近日,《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运行水位重大变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正式获得生态环境部批复,为乌东德水电站实现975米正常蓄水位运行奠定了法律基础。乌东德水电站地处云南省禄劝县和四川省会东县交界的金沙江干流,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工建设并投产的千万千瓦级巨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020万千瓦,是世

  6月10日,乌东德水电站通过三峡集团水电“精品工程”评审。本次评审工作为期两天,是三峡集团首次开展精品工程评审,由三峡集团水电与抽水蓄能事业部组织,三峡集团总工程师张曙光主持,张超然院士等14名水电领域权威专家及三峡集团有关部门代表作为评委,申报工作由三峡建工乌东德工程建设部牵头,三

  2月2日、5日,由三峡集团投资建造的“乌东德”号、“白鹤滩”号海上风电施工船先后前往广东阳江海域开展首次施工作业。三峡集团表示,“乌东德”号本次出海作业承担的是风机导管架基础钢管桩沉桩施工任务,其作业的区域中心离岸距离约50公里,场址水深范围35米至38米。“白鹤滩”号本次出海施工作业区

  2月2日、5日,由三峡集团投资建造的“乌东德”号、“白鹤滩”号海上风电施工船先后前往广东阳江海域开展首次施工作业,为我国海上风电事业高水平发展再添新动能。据悉,“乌东德”号本次出海作业承担的是风机导管架基础钢管桩沉桩施工任务,其作业的区域中心离岸距离约50公里,场址水深范围35米至38米

  1月10日,长江电力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三峡金沙江云川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川公司”),并完成该公司100%股权工商变更过户,云川公司正式成为长江电力全资子公司。1月12日,长江电力完成现金对价支付并提交股份对价登记申请。至此,本次重组圆满完成交割,重组交易对价规模达804.

  11月20日至27日,乌东德水电站枢纽工程完工安全鉴定工作在乌东德工区顺顺利利地进行。专家组认为,乌东德水电站枢纽工程符合国家批准的建设规模,工程质量优良,各主要建筑物、机电及金属结构设备正常运行安全,该枢纽工程实现了设计规定的发电、防洪、航运等目标,具备正常运行条件。这标志着乌东德水电站枢纽工

  10月25日上午,行业瞩目的“乌东德”和“白鹤滩”号签约仪式在成都三峡大厦举行,江苏龙源振华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与三峡物资招标管理有限公司完成“乌东德”和“白鹤滩”号船舶业务合同签订,这是海上风电平价时代首次合作,标志着双方向深远海发展迈出了坚实一步。据Seaway了解,3000吨全回转起重船“乌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长江电力公告称,10月26日,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召开2022年第16次并购重组委工作会议,对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做了审核。根据会议审核结果,本次交易获得“无条件通过”。公告称

  10月14日,白鹤滩水电站12号机组顺利通过72小时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这是白鹤滩水电站投产发电的第13台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白鹤滩水电站安装16台中国自主研制、全球单机容量上限功率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9月22日,白鹤滩水电站8号机组顺利通过并网调试72小时试运行,

  10月10日9时15分,乌东德水电站实时出力达996万千瓦,创2022年实时出力新高,为能源保供工作贡献力量。乌东德水电站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是南方电网供电范围内调管的最大水电站,承担着能源供应和电网调峰的及其重要的作用。为保证电站出力和调峰稳定可靠,乌东德电厂紧密围绕电力生产关键环节

  随着白鹤滩水电站投产发电,三峡集团在金沙江下游开发建设运营的四座梯级水电站——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实现联合运行,并与下游的三峡、葛洲坝水电站构成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金沙江下游梯级电站取得了哪些技术创新成就,将发挥哪些综合效益?在建设运营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过程中,三峡

  清洁能源发展亮点纷呈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伍梦尧一政策与大事1.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装机全国占比首次过半国家能源局公布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成为保障电力供应新力量,总装机于年内连续突破13亿、14亿大关,达到14.5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比重超50%,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近年来,我国持

  1月11日上午,三峡集团2024年工作会暨三届六次职代会在三峡坝区召开,会议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全面总结三峡集团2023年工

  1月11日,全球海拔最高的大型抽水蓄能电站(简称“抽蓄”)、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又一重点项目——道孚抽蓄电站正式开工建设。道孚抽蓄项目位于四川省甘孜州道孚县,场址海拔4300米,总装机容量210万千瓦,设计年发电量29.94亿千瓦时,是四川省装机顶级规模的抽蓄项目,也是全球海拔最高的大型

  近日,中国能建投资建设的太子河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中国能建负责勘察设计的广西玉林、百色、贵港、钦州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五个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实施项目均通过核准批复,即将进入开工建设阶段。太子河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在东北投资建设的首个抽蓄项目通过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

  2023年,三峡工程全年运作情况总体良好,水资源、发电、航运、生态等综合效益充分的发挥。2023年三峡水库累计来水3428亿立方米,较设计多年均值(4510亿立方米)偏少24%。消落期统筹兼顾保障需求。1~4月维持出库流量6700立方米每秒以上,保障长江中下游生产生活用水需求;4月底前维持库水位不低于155米

  为确保国家抽水蓄能规划有效落实,加快云南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云南能源监管办持续监管发力,有效推动云南首个百万千瓦级大型抽水蓄能项目—富民抽水蓄能电站顺利完成核准批复,云南抽水蓄能项目开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富民抽水蓄能电站是纳入国家规划的“十四五”重点实施项

  截至2023年底,青海全省电源总装机5497.08万千瓦,其中火电396.94万千瓦,水电1304.51万千瓦,太阳能2560.36万千瓦,风电1185.28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5107.94万千瓦,占总装机的93%,当年新增清洁能源装机980.88万千瓦,较2022年底增长23.77%;新能源装机3745.64万千瓦,占总装机的68%,新能源发电量首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桂冠电力日前发布2023年度业绩预减公告,预计2023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1.34-12.34亿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减少约19.75-20.75亿元,同比减少约61.55%-64.66%。预计2023年每股盈利约0.1331-0.1458元/股,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减少约0.2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川投能源日前发布2023年年度业绩快报。2023年,川投能源实现营业收入14.86亿元,同比增长4.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03亿元,同比增长25.26%。公告称,报告期末,公司合并资产总额602.89亿元,较年初的547.14亿元增长了10.19%,导致资产增加的根本原因一是本期盈利44.03亿

  近日,“水电十四局第1期知识产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并设立。这是全国首单央企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项目,也是全国首单“保理融资债权+专利质押模式”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项目,中国电建成为第一家成功发行知识产权证券的央企单位。本次知识产权证券化发行以32项专利为基础资产提

  1月2日,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国家工程中心”)在湖北武汉举行揭牌仪式,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雷鸣山,党组副书记李富民及国家工程中心主要负责人共同为国家工程中心揭牌。揭牌仪式后,雷鸣山一行实地察看国家工程中心武汉研发创新中心办公及试验场所,了解国家工程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