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全面通水10年南水在山东“流”出生态画卷

栏目:公司资质    来源:k8凯发国际入口    发布时间:2025-02-17

  本年12月12日,是南水北调全面通水10周年。这样一个世界上最大的调水工程,到11月,累计调水765亿立方米,获益人口超越1.85亿。

  2013年11月15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次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南水汩汩,奔涌北上,润苏北、济齐鲁、惠冀豫、通京津。南水北调东线月建成通水。南水北调山东段工程归于东线调水线路,在山东境内为南北、东西两条输水干线km,其间南北干线km,东西干线km,是当之无愧的“大动脉”。南水北调山东段年调水才能13.53亿立方米,有用缓解了鲁南、山东半岛和鲁北区域城市缺水问题,供水区规模触及济南、青岛等13个市、56个县(市、区)。到本年5月3日18时,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累计向山东调水打破70亿立方米。

  作为山东省唯一跨流域跨省域装备水资源的主干工程,这十年来,南水北调给山东“留”下了什么呢?

  我国在水资源散布上一直是南边水多、北方水少,这个“不等式”扼住了开展的生命线。跟着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调南水解北渴的愿望变为实际。这条奔涌流动的蓝色生命线亿立方米的净供水才能,成为了山东城市供水安全的重要保证,使华北平原的供水格式和水资源装备得到继续改进。

  南水北上也让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得到了保证。山东段工程有力保证了全省特别是胶东区域供水安全,有用缓解了水资源供需矛盾,输水干线水质稳定在地表水水质III类以上,让许多老百姓完全告别了地下水含氟量高、有“苦咸水”的前史。

  东线调水,成败在水质,关键是治污。面临沿线水污染问题,山东创造性施行“治、用、保”流域治污系统,创始了全国首个劣五类水体经过治污到达三类水体的模范。“不只绝迹多年的银鱼、鳜鱼、毛刀鱼等对水质要求比较高的鱼类从头呈现,连‘鸟中大熊猫’青头潜鸭也回来了。”微山县拍摄爱好者赵迈和记者说,近几年,他在南四湖周边拍到的鸟类超百种。

  水质改进了,但要保持杰出的水生态环境仍离不开水源的补给。调水工程弥补了湿地的水源,台儿庄泵站邻近的一个湿地公园,已成了黑天鹅、斑头雁等留鸟的“乐土”,济南“泉城”也再现四季泉流喷涌现象。至2023年11月,北延工程施行调水5.28亿立方米,整个北方区域,南水北调沿线受水区各河流湖泊也都充沛的使用引调江水正常耗费水量,蓄水保持稳定,生态环境继续向好。

  水资源格式牵着经济社会继续健康开展格式。一渠清水北上,也悄然敞开了古运河复兴之路。

  将“南水”转化为开展优势。南水北调山东段工程优化了山东及华北区域重要经济开展区装备,促进南北经济循环。京杭大运河(韩庄运河)有南水北调的工程不断地弥补调理着水位,处理了枯水季通航困难的难题,现在该河段年经过船只可以到达10余万艘次。现在,京杭大运河全年通航路程达877公里,成为国内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大大带动了沿线村庄经济,培养了全省高水平开展的新引擎。

  通水10年来,南水北调东线亿立方米,保证航道疏通,完成水要素和动力、粮食等出产要素南北循环、支撑互济。依照2014~2023年全国万元GDP均匀用水量67.3立方米核算,东、中线亿立方米,相当于有用支撑了受水区11.37万亿元GDP的增加。

  材料来历:海报新闻、大众日报、人民日报、山东环境、央视新闻,山东省人民政府官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