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回忆录]南水北调工程决策始末(1)

栏目:公司资质    来源:k8凯发国际入口    发布时间:2025-04-12

  【银河家史专注编修个人传记、回忆录、口述史、家庭发展史、家族变迁史等,让我们共同致力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承。为便于积累百科知识,促进家史编修,银河家史推出回忆录栏目。今天分享南水北调工程决策始末,回忆者

  作者简介:张基尧,男,汉族,1945年5月生,山东济南人,1967年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并参加工作,1979年12月加入中国。1993年被评为享受教授、研究员同等有关待遇的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

  2002年12月27日,总理宣布南水北调工程开工,标志着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南水北调工程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是有效缓解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构筑“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总体格局,保证我国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

  工程总投资5000亿元,工期40~50年,每年向北方调水448亿立方米,等于一条黄河的水量。

  建设南水北调工程,对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推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003年8月至2010年8月,作者担任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亲身经历了南水北调工程的一些决策情况。现回顾如下。

  我国是水资源非常贫乏的国家,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人均仅2163立方米,只及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

  我国水资源不仅短缺,而且时空分布不均,这进一步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如北京和英国伦敦的降水量差不多,但伦敦是全年均衡分布,而北京集中在夏季三个月,这样两个城市的水生态和水资源状况就完全不同。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7—9月降雨多,给南方及沿海经常造成洪涝灾害,但其他月份水资源短缺严重。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北方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尖锐。河流断流,湖泊干涸,地下水过量开采,地面沉降塌陷,水体污染严重。

  一些地区因缺水而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直接危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由于缺水,不仅制约北方地区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也造成较多的生态环境问题。

  2000年,黄淮海流域的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工业产值、有效灌溉面积、粮食产量均占全国的1/3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和粮食、棉花的主产区,具有承东启西、优势互补的有利条件,在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但黄淮海流域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7.2%,人均水资源量为462立方米,为全国人均的20%,是我国水资源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最不适应的地区,资源型缺水严重。

  由于长期干旱缺水,尽管各地特别是黄淮海平原和胶东地区都加大了节约用水的力度,但仍然不得不过度开发利用地表水,大量超采地下水,不合理占用农业和生态用水,以及使用未经处理的污水,由此造成黄河下游断流频繁、淮河流域污染严重、海河流域基本处于“有河皆干、有水皆污”和地下水严重超采的严峻局面。

  黄河、淮河和海河三大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分别高达67%、60%和超过95%,水资源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特别是海河流域,为了支撑经济社会的发展,长期过量开发利用地表水。由于平原河道长期干涸,被迫大量超采地下水,全国主要是北方地区,20多年来已累计超采900多亿立方米,造成地下水位大面积持续下降。

  黄淮海流域水资源的过量开发,导致河湖干涸、河口淤积、湿地减少、土地沙化、地面沉陷以及海水入侵等生态环境问题日趋恶化,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采取节水、污水资源化、挖掘已有工程潜力等多种措施的前提下,经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黄淮海流域缺水量2010年约为210亿~280亿立方米,2030年为320亿~395亿立方米。

  长江是我国最大的河流,水资源丰富,年平均径流量约为9600多亿立方米,入海水量约占径流量的94%以上,有条件从长江流域调出部分水量。

  因此,为解决北方严重缺水问题,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党中央的关心下,国家有关部门就组织各方面专家对南水北调进行了长期勘察调查和规划研究。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根据我国水土资源分布的特点,毛主席就提出南水北调的宏伟设想。

  1952年10月30日,毛主席视察黄河,在听取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王化云关于引江济黄设想的汇报后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由此第一次提出南水北调的宏伟设想。

  这年8月12日,为解决黄河流域水资源不足的问题,黄河水利委员会进行黄河源查勘,研究通天河色吾曲——黄河多曲的引水线路。这是研究从长江上游引水济黄的开始。

  1953年2月,毛主席乘“长江号”军舰从武汉至南京视察。19日,在听取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汇报长江治理工作时,毛主席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能不能从南方借点水给北方?

  毛主席还用铅笔指向地图上腊子口、白龙江、西汉水,最后指向汉江和丹江口,每一处都问到引水的可能性。

  林一山一一作了回答。毛主席指示要对汉江引水方案作进一步的研究,要组织人员查勘,一有资料就立即给他写信。22日,林一山又向毛主席汇报了长江防洪的初步设想。临别时,毛主席对林一山说:“三峡问题暂时还不考虑开工,但南水北调工作要抓紧。”

  1958年3月,毛主席在成都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再次提出引江、引汉济黄和引黄济卫问题。

  同年8月,中央在北戴河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通过并发出《关于水利工作的指示》,明确指出:全国范围的较长远的水利规划,首先是以南水(主要指长江水系)北调为主要目的的即将江、淮、河、汉、海各流域联系为统一的水利系统的规划。

  这是“南水北调”一词第一次见诸中央正式文献。1958—1960年3年中,中央先后4次召开全国性的南水北调会议,制定了1960—1963年间南水北调工作计划,提出在3年内完成南水北调初步规划要点报告的目标。

  1959年2月,中国科学院、水电部在北京召开“西部地区南水北调考察研究工作会议”,确定南水北调指导方针是:“蓄调兼施,综合利用,统筹兼顾,南北两利,以有济无,以多补少,使水尽其用,地尽其利”。

  1958年9月1日,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举行开工仪式。1974年,丹江口水库初期工程全部完工。1974年1月18日,在赴日本展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展览会国内预展会上,朱德委员长在审查丹江口水利枢纽模型时问:能不能把水引到华北呢?那里缺水。

  介绍的同志回答:丹江口水库的重要意义,就是将来通过它调蓄汉江的水引到华北去。目前水库蓄水位可到157米,汉淮分水岭是148米,将来完全可以把水引到华北。这是实现毛主席南水北调宏伟理想的一条比较好的通道。

  1978年,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兴建把长江水引到黄河以北的南水北调工程”。1978年9月,陈云就南水北调问题专门写信给水利部部长钱正英,建议广泛征求意见,完善规划方案,把南水北调工作做得更好。同年10月,水利部发出《关于加强南水北调规划工作的通知》。

  2.每个人的人生经历和感悟都是独特、有价值的,承载着家庭乃至民族的记忆;

  4.离开人世万事空,别让后代对先祖的感人事迹无从查考,缺少家庭教育最线.自古重视家庭的人,都会留下家书、家传,作为

  ,素材较好的家史公开出版发行后,有不菲的收入。7.人有旦夕祸福,编修家史

  银河家史(扫码)团队成立于北京,服务全国企业、先进个人和家庭,专注于编修企业史、企业家回忆录、个人传记、回忆录、口述史、家庭发展史、家族变迁史等,推动优秀民间传统文化数字化、智能化传承。

  不仅是代写,更是精心编修。答:1.银河家史专注于家史编修,专心专意干好一件事,帮助千家万户实现家史编修自由,

  2.创始人银河老师在中央媒体从事新闻工作十余年,获评新闻系列高级职称,写作过《当代神农袁隆平》等一系列人物传记作品,业务能力靠谱;

  :十五步服务充分保障,一对一上门聆听采访,耐心引导,纯手工精心打磨稿件,充分尊重客户的真实需求,采访资料保密移交客户;4.按需求

  ,500元起,明明白白收费,中间无费用,没有一点套路,诚信可靠;5.

  :史料可以改编制作短剧、电视剧、广播等数字化节目,可以永远存放数字家史馆,供后世查阅,与后人对话。

  关于家史的热点话题,均可联系银河家史免费咨询解答,如回忆录、个人传记怎么写,回忆录、个人传记代写的流程,回忆录、个人传记代写收费,个人传记和回忆录采访写作架构,个人传记和回忆录写作需要多长时间,个人传记和回忆录能否出版出版,个人传记和回忆录的代写团队,个人传记和回忆录代写收费和费用预算如何,个人传记和回忆录代写机构如何鉴别等。

  卷疯了!本田奥德赛仅15.48万,2.0L混动油耗超低,5门7座,家用商务都不错

  华人“钢铁大王”在菲被绑架撕票,家属已付近2700万元赎金!生前疑遭酷刑,知情人:他过年曾回福建,常做慈善

  1.79米徐杰又成“小外援”:轰25+11+6广东最稳 连场20+5定海神针

  最高激增超80%!苏泊尔、小熊电器们海外营收“狂飙”,“对等关税”冲击下要如何破局?

...